七月半|关乎养生,而且很文化发表时间:2023-08-30 14:44 农历的七月十五,民间是传统祭祖节日,在某些地方亦演化成鬼节;道教为中元节;佛教为盂兰盆节、僧自恣日、佛欢喜日。 农历七月,进入了节气上的秋天,人们新收获了瓜果蔬菜和谷物等食物,以此献给祖先,让先人们能“尝尝鲜”,所以叫“秋 日尝”。在秋日尝的活动中,一方面是祭祀祖先,一方面是宗族的人们聚在一起,通过品尝丰收果实的方式,追思慎远,凝聚 亲情,迎接丰收的秋天。所以,原始的七月祭祖,跟“吓人”没有关系,反而还充满着对新生活的美好向 往。“七月半”,作为中国传统祭祖节日,其文化背后体现的是一种信仰,是追怀先人、慎终追远、敬祖尽孝的传统节日。 中元节有吃面人的习俗。这里面也有养生的寓意—— 农历七月,进入收获的季节,按礼俗,天子需尝新。 在农历五月收获的麦子,当时是不用来磨面的。新麦是“发物”,存到入秋来吃才好。 到了秋天,这些麦子就可以拿出来磨面了,做成面食,让大家吃个痛快。 麦为心之谷。吃麦子可以滋养心阴。特别是麦子的麸皮,可以营养神经,让人心神安定,还能预防血糖高。 所以这个时节,即使您不会做复杂的面人,也可以适当吃一些面食哈 中元节和清明节祭祖,有什么不同呢? 清明是要去扫墓的,中元节则是在家里祭拜。 中元节与清明节,也有一点是相同的。 就是都要去水边—— 整个农历七月的养生都与水有关 清明节,其实是寒食、上巳和清明三节合一。上巳节就要去水边。 正如杜甫的诗中所写:“三月初三,长安水边多丽人”。这是为了用佩兰等香草来洗去冬日积垢和陈疾,祓除不祥,祈求福祉。 而农历七月是“申月”。“申”属阴,阴就是水。 所以中元节一样要去水边,也就是古人讲究的“放河灯”。 “七月半”的内涵如此丰富多彩,但不管是民间习俗,还是道教、佛教节日,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寄托,对安乐、幸福的追求,对脱离痛苦的渴望。 七月半,年与相逢,岁与相思,愿生者吉祥,离者亦可护佑亲友,福吉安康。敬畏生命,珍惜当下!
--THE END-- 平安达汽车租赁, 风雨无阻! 全市24小时! 免费送车上门!
杨经理 15607187666 杨经理 13886005882 韩经理 15671616888 陈经理 15607178777 付经理 13720376798 抖音认证号:PAD888; 快手认证号:pinganda888 公司官网:http://www.whpad.com 公司地址: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泛海国际SOGO城4栋20层(泛海费尔蒙酒店正对面)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了解更多优惠详情
*免责说明: 具体折扣及活动详情以店内公布为准!本微信部分图片、文字、视频及观点来源于互联网,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,让更多人获得需要的资讯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谢谢!
|